白內障是目前世界上致盲的首位病因,據統計,全世界約有2千萬人因白內障而失明,我國是白內障的高發區域,約有250萬人,日常生活中以老年性白內障為主。目前手術是白內障復明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從針撥白內障手術發展到現代的超聲乳化術,手術效果已不僅僅局限于單純的復明,更注重了“恢復自然的視覺”,充分體現了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
以下是專家為大家介紹白內障手術的五大保障
1、微創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治療白內障的手術設備的“精品”也相繼問世,如:激光乳化儀,冷超聲乳化儀等,解決了設備本身對手術所產生的某些不良影響,如熱損傷、眼壓穩定等問題,使超聲乳化探頭通過1.5mm-2.8mm的微小切口即能完成對白內障的乳化吸出??梢哉f,術后第二天看不出切口的存在,病人術后可以正?;顒?。
2、“無”損傷技術
所謂“無”損傷是在手術中超聲乳化針頭僅對混濁的晶狀體發生作用,而對眼內鄰近的組織如角膜、虹膜、視網膜等幾乎不產生不良的影響;手術者精巧的操作,輔以先進的器械設備,5-10分鐘即可完成手術,使白內障手術的安全性大為提高,術后角膜清亮如初,瞳孔反應靈敏,1-2天后即可恢復原有視力。
3、手術適應癥的提前
過去大多數人認為只有白內障到了失明的程度,俗稱“長熟了”才能手術,而現在,如果視力在0.3左右即可手術。醫學研究證明,白內障從發生到失明一般需要3-5年的時間,個別病人可能更長。作為病人,得了白內障期間,其看東西即處于一種模糊的霧視狀態,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對于部分具有青光眼因素的人,白內障的發展可能誘發青光眼的急性發作,使視功能遭受嚴重損害;隨著康橋眼科現代手術技術的進步,尤其是超聲乳化的應用,把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性提到了最高點,手術適應癥隨之放寬,這就避免了病人從視物模糊到失明這一漫長痛苦的過程,也避免了白內障引起青光眼的可能性;再者,如果白內障等到失明后手術,由于晶狀體的核硬度加大,使手術難度增加,甚至不能再做先進的超聲乳化手術,對病人是一大遺憾。
4、手術質量和方便快速的結合
過去白內障病人對術后視覺的要求往往局限于視力,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術后視覺的要求也在逐步上升。比如,六十年代做的白內障囊內摘除術,術后要臥床1-2周,要佩戴1000度的大厚眼鏡才能看東西;八十年代后期,白內障囊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的問世,術后不用戴眼鏡就能看清物體,而且術后可以自由活動,病人對此喜愛有加;九十年代,超聲乳化術的問世,使手術切口由10mm縮小到3mm,不用縫合,解決了手術切口所帶來的散光的困擾,使術后視力更好;而現在的方法除獲得良好的視力外,還具有更多優點,深受老年人的青睞。
5、視覺質量的完善
正常情況下,我們眼內的晶狀體起一個19D的凸透鏡作用,而且還可以調節,既能看遠也能看近,當白內障發生后,這些作用明顯減弱甚至消失。所以,醫生在做白內障摘除的同時要植入人工晶體來替代原有晶狀體的功能。近來,幾種新型人工晶體的問世,給白內障患者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