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青光眼是一種發病迅速、危害性大、隨時導致失明的常見疑難眼病,在近幾年來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注意。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繼發性青光眼的發病原因到底有哪些。
繼發性青光眼是一些眼部疾病和某些全身病在眼部出現的合并癥,這類青光眼種類繁多,臨床表現又各有其特點,治療原則亦不盡相同,預后也有很大差異。起病甚急,有典型的霧視、虹視、頭痛、甚至惡心嘔吐等青光眼癥狀,癥狀消失后,視力、視野大多無損害。
目前青光眼在目前國內的發病率也是越來越高了,而且往往許多青光眼患者在得到治療后并沒有徹底的康復。在進行治療時,我們要先對發病原因進行分析,才能對癥下藥:
(1) 外傷性青光眼:①眼挫傷后前房積血或房角后退,繼發青光眼。②穿孔傷后眼 內容嵌頓、晶體皮質溢入前房或眼內異物存留,紀發青光眼。
(2)繼發于晶體改變:①晶體脫位刺激睫狀體、壓迫房角。②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見于過熟期白內障。③老年性白內障膨脹期。
(3) 繼發于虹膜睫狀體炎:①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時房水一過性增多,系炎細胞、滲出物阻塞房水通路或濾簾腫脹,回流受阻,合并周邊廣泛前粘連,瞳孔閉鎖或膜閉所致。②虹膜異色性睫狀體炎,小梁硬化或小梁間隙阻塞。③青光眼睫狀體炎綜合征。
(4)全身或眼內出血性疾患: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見于糖尿病性網膜病變、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視網膜靜脈周圍炎或眼外傷后。②溶血性青光眼,為玻璃體出血后紅細胞破壞產物及含血紅素的巨噬細胞阻塞小梁,引起急性眼壓升高。
(5)繼發于眼內腫瘤:眼內容積增加、壓迫阻塞房角。
(6)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種繼發于視網膜靜脈阻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等視網膜缺血性疾病或炎癥之后的難治性青光眼。由于虹膜表面和前房角新生血管和結締組織膜形成,使周邊部虹膜和小梁網緊密粘貼,引起眼壓升高、眼部充血和劇烈疼痛。
(7)視網膜玻璃體手術;視網膜脫離手術,如環扎術、鞏膜墊壓術后,因眼內容積減少、脈絡膜滲漏、睫狀體前移,可使前房變淺,房角關閉,導致繼發性青光眼。采用睫狀肌麻痹劑、抗炎和降眼壓治療,可得到緩解。如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氬激光房角成形術或脈絡膜上腔積液引流手術。如果鞏膜墊壓塊壓迫渦靜脈,可予以適當調整。
視網膜光凝術后,可使睫狀體增厚、前移或發生環形脈絡膜脫離,引起房角關閉、眼壓升高。但多為自限性,睫狀肌麻痹劑、房水生成抑制劑和抗炎治療,有助于縮短病程。玻璃體腔注入氣體、硅油也可增加瞳孔阻滯,引起眼壓升高。激光虹膜切開術可解除其瞳孔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