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病是引起視力減退的重要原因。角膜病使透明的角膜出現灰白色的混濁,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長翳子。這些翳子長在角膜上必將阻擋光線進入眼內,這樣就可使視力模糊、減退,甚至失明。
角膜病是第二大致盲眼病,我國約有600萬角膜病盲人,這些患者大部分都可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維生素A的缺乏,不但引起結膜、角膜的上皮變質,身體其他上皮組織系統諸如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也會發生諸多變化。
角膜病浸潤期
當致病因子侵襲角膜時,首先是角膜緣處血管擴張、充血(睫狀充血,如兼有結膜血管充血,則稱為混合充血)。由于炎性因子的作用,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漿及白細胞,特別是嗜中性白細胞遷入病變部位,在角膜損傷區形成邊界不清的灰白色混濁病灶,周圍的角膜水腫,稱角膜浸潤。浸潤角膜因水腫而失去光澤。角膜浸潤的大小、深淺、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形狀因病情輕重而不同。經過治療后,浸潤可吸收,也有自行吸收的,角膜透明性得以恢復而痊愈;病情嚴重或治療不及時,炎癥將繼續發展。
角膜病進行期
如浸潤階段的炎癥沒有得到控制,浸潤將蔓延擴大,隨后新生血管將伸入浸潤區,特別是周邊部的炎癥更是如此。在浸潤區嗜中性白細胞溶解,釋放出含有水解酶的溶酶體顆粒。水解酶與角膜蛋白發生反應,導致浸潤區的角膜上皮層,前彈力層和基質層壞死脫落,角膜組織出現缺損,形成角膜潰瘍,又稱潰瘍性角膜炎,潰瘍邊緣呈灰暗色或灰黃色混濁。如潰瘍向縱深發展,即形成深層潰瘍,潰瘍底部不平。由于毒素的刺激可并發虹膜睫狀體炎;嚴重時,大量纖維蛋白性滲出物集聚于前房下部形成前房積膿(hypopyon)。當角膜基質完全被破壞、潰瘍波及到后彈力層時,由于局部抵抗力降低,眼內壓力可使后彈力層及內皮層向前膨出,稱后彈力層膨出。臨床檢查時在潰瘍底部可見“黑色”透明小泡狀突起。這是角膜即將穿孔的征兆。此時,若眼球受壓,例如揉眼、碰撞、打噴嚏、用力咳嗽、便秘等,均可造成角膜驟然穿孔。在穿孔瞬間,病人可自覺眼部突然劇疼,并有熱淚(即房水)流出。穿孔后可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和后遺癥。
位于角膜基質層內的浸潤,可不發生潰瘍,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稱無潰瘍性角膜炎,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此種類型的角膜炎多與機體的變態反應有關,如角膜基質炎。
特征
眼球是整個機體組成的一部分,它與全身各系統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臨床上不少角膜病變是由全身疾病引起的,或是全身疾病在角膜上的表現。這些角膜病變盡管表現形式不等,輕重程度不等,但往往有其特征性。
(1)老年環:又稱角膜脂肪環,在正常老年人的角膜緣內1mm處呈現的灰白色渾濁環,是由膽固醇、磷脂、甘油三脂沉著在角膜上皮下前彈力層和基質層構成。其病因錯綜復雜,但此變性屬于生理范圍,不影響視力,無需治療。
(2)Kayser-Fleischer環:是靠近角膜緣的色素環,呈黃綠色,約2mm寬。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可見色素沉著位于角膜后彈力層附近的角膜基質部位。這些色素是由銅化合物組成,此色素環的存在是診斷肝豆狀核變性的有力佐證,可出現在其他神經體征之前,一旦發現即可確診。
(3)全身營養不良性疾?。喝缇S生素A的缺乏常出現角膜混濁、軟化與潰瘍,最后乃至穿孔。
(4)神經營養性角膜病變:當三叉神經遭受外傷、手術、腫瘤或炎癥破壞時,受三叉神經支配的角膜便失去知覺和反射性瞬目的防御作用,從而容易遭受機械性損傷并發生上皮干燥;又由于三叉神經可能負有調理角膜的營養代謝的作用,三叉神經支配的中斷,勢必引起角膜的營養障礙與炎癥的出現。
由于胚胎發育同源的關系,角膜極易受局部因素的影響:結膜病常會延至角膜上皮細胞層及淺角膜基質層,鞏膜病則可累及角膜基質層,而葡萄膜病則常影響角膜內皮層及角膜基質的深層。
護理要點
1、角膜炎常用滴眼劑及眼膏,應注意有效的濃度及滴眼的次數,按醫囑進行滴用,以預防虹膜睫狀體炎的發生。
2、保持結膜囊清潔,分泌物多者要及時清拭或沖洗,但如有角膜穿孔危險時不要沖洗。
3、當角膜潰瘍進行階段,單疤病毒角膜炎或真菌性角膜炎,都禁忌使用皮質類固醇滴眼劑和眼膏。
4、嚴重角膜潰瘍,在滴眼時應減少對眼部的刺激,避免擠壓眼球,囑患者勿做屏氣動作,如咳嗽或便秘時。防止角膜穿孔。
5、恢復期可進行熱敷,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和加強組織修復。
6、加強營養,多食富有維生素A、民、C的食品,如肝、胡蘿卜、水果、蔬菜等,增強機體抵抗力。
7、培養講清潔、愛衛生的習慣,不隨意用臟手與臟手帕揉拭眼睛,洗臉用具定期煮沸消毒,預防重復感染,加重病痛,造成不良后果。
8、角膜炎應注重預防,尤其近代戴角膜鏡(隱形眼鏡)日趨增加,不講衛生,護理不當,很容易發生角膜炎。角膜發炎后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不能耽擱,以免影響視力。